思考過研究倫理嗎?使用者研究員們

最近對岸最新一季的「奇葩說」辯論節目,又開始新的賽季。這個節目常常有舊選手捲土重來,在第7季也是,其中一位辯手許吉如,讓我心中有了一些想法。

這位辯手在第六季因為不受網民歡迎,雖然表現不錯,但也敵不過網路壓力導致表現失常,最後敗北,更糟糕的是,原先對於立論陳述很有自信的台風,完全被摧毀,從此自己的人生進入低潮,原本她想藉著重回奇葩說來找回自信,但是連幾位導師(如蔡康永)都覺得擔心加深傷害,婉拒她回鍋。

一個辯手因為一個節目,陷入人生低潮,這個節目需不需要擔負責任?應該是不用,畢竟商業性的節目,辯手都是有目的性前來,事前理解可能的風險,當然要自己承擔。

這個例子作為本文的框架。

如果是一個受訪者,因為一場研究調查,從此陷入人生低潮呢?跟許吉如的例子不同之處,研究調查的受訪者,並未從研究調查取得利益,也不抱持目的性而來(受訪者費純粹只是負擔車馬、工資、以及佔據時間的補償),如果因為一場研究調查影響了一個人的身心狀態,就會有可議之處,這種事情不能發生。

過去幾年在一個群組中做長期的早產兒母親的觀察,最近有一個媽媽因為一場早療評估的結果,感到很受傷,但把小孩送到公幼的護理師那進行評估卻很正常,所以這位母親就更自責了,無端領一張早療證明(事前不知道是在評估,以為是單純追蹤),好似小孩從此被標籤化了。一場評估讓早產兒家屬受傷了。這都是不應該發生的。

我們的受訪者對於業主的產品服務,並沒有提供協助的必要,也不會從中牟利,如果因為一場使用者研究,讓受訪者情緒失衡,影響判斷,這也是不應該出現的事。

所以我們在易用性測試時,指導語中一定要強調不是測試智商,而是測試介面;我們在訪談觀察後,一定要講解訪談的目的,並詢問受訪者的感想與建議,判斷受訪者的情緒,引導至訪談前的狀態;在焦點團體訪談中,我們要避免參與者之間的針鋒相對,把自己成為問答的媒介。這些都是伴隨著研究倫理的意涵,而非只是行禮如儀。

對我而言,在工作過程中不斷提醒自己關注研究倫理,不只是不給研究工作帶來麻煩,更進一步的思考是我沒有權力去影響另一個人的內心平衡,以及不禮貌地去碰觸一個人的人生。

把研究論理放心裡,並加強自己的訪談時的措辭與技巧,這其實都是因為對於人的基本尊重,並不會因為我們不是在做學術研究,就可以苟且,這跟取得工作上的進展是同等重要的事。

--

--

I am Nor Chen / Poseidon Service Design

User Researcher / Service Designer / trainner / Facilitator / UXcube founder